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 佛學講座> 岡山講堂佛學講座 領略星雲大師慈悲觀

佛學講座

字級

岡山講堂佛學講座 領略星雲大師慈悲觀

【人間社 羅秀春 高雄報導】 2025-06-30
佛光山岡山講堂人間佛教系列講座,6月28日禮請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主講「感應觀音心—星雲大師的慈悲觀」,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燕巢分會、岡山青年分團承辦,佛學院英文班與短期英文班的師生37人、燕巢區西燕里里長李秀英,一同和信眾220位,聆聽受益同霑法喜。

講座前,由岡山佛光青年團副團長林春進帶領團員、阮欣柔大提琴演奏,齊唱〈師父頌〉、〈月亮代表我的心〉供養大眾。

妙南法師敘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觀音心」,緣起於在9歲時的一場奇特之夢,夢中自己不慎溺水失去知覺,朦朧中,恍惚看見一位白衣人飄然出現,輕輕托救,這穿梭生死一念間的劫難」,自覺人命在呼吸之間。於是大師發願︰「這一生,我要救人救己」,成就大師承擔荷擔如來家業的因緣。大師飛到世界各國弘法,也從不說累,只是一心效法童年夢裡的莊嚴白衣人。

妙南法師詮釋大師的人間佛教「慈悲觀」,佛光山弘法近60年,大悲殿是佛光山第一座殿堂,供奉聞聲救苦的白衣觀音菩薩,並以「悲、智、願、行」為人間佛教的修行性格,長養學生的法身慧命、培育佛門龍象。〈1967年新春告白〉感應觀音心,是一種教育的慈悲,希望未來在佛光山點燃教育的聖火,照耀宇宙的各個角落。

大師的慈悲觀強調「同體共生」的理念,認為慈悲是平等、包容和融和的,並且要實踐在生活中,表現於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以及給人信心、歡喜、希望和方便。

大師還組織佛教籃球隊、創辦《人間福報》,全球興設5所大學、17所佛學院,傳承「以眾為我,才是真慈悲」理念。大師叮嚀所有徒眾及佛光人,人間佛教的戒律,不是在殿堂,在人間只有一條「慈悲和待人好」,「修行人,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慈悲」。

妙南法師敍述大師人間佛教的修行觀提及,眾生是樹根,有眾生才能啟發大悲心,在疲累自己做了多少事之前,要先感謝眾生成就自己佛道華果。「觀世音菩薩在哪裡?她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當覺知到自己起慈心,即知有觀世音菩薩。」大師如是說。當我們心生起帶給別人快樂,為別人解決問題的善念,並化為實際的行動,那就是觀世音菩薩和我們印心的「拈花微笑」之時。

妙南法師表示,2019年通往大悲殿的新寶橋通行,大師說︰要再度讓觀世音菩薩風光風光。雖然是短短的橋,卻便利信眾方便禮佛,感應觀音心。

法師鼓勵大眾,唯有徹底、捍衛、堅持、守護實踐人間佛教的教法,將其視為人間佛教的核心理念,以此來建設人間淨土,實現眾生平等、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希望所有護法信眾秉持著大師一路以來一以貫之人間佛教慈悲觀的精神,為人間添注很多的觀音心,頂戴奉行。

最後佛學院師生獻上〈星雲,如觀音之光〉一曲,透過詩句美妙、和諧的音聲,與大師接心。
12345678910第1 / 200頁
追蹤我們